首页 首页 行业资讯

与国际接轨的关键一步——详解《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

时间:2025-11-20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 浏览量:9

“作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服务境内外资本市场唯一官方认可、经过矿产储量报告国际标准委员会(CRIRSCO)审查、并被CRIRSCO全体成员予以接受的报告规则,其运行是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对于矿业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矿评协)副会长、CRIRSCO联合工作委员会中方主席鞠建华,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发布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

应加快矿业资本市场建设这一需求而为

2018年6月,中国矿评协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作为中方加入CRIRSCO的工作机构后,开始着手制定《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

当时,我国矿业界对融入国际主流的矿产资源标准体系,加快建立高效、透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市场,加快建立中国自己的矿业资本市场的呼声很高。

我国矿业企业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时发现,他们需要比国际同行付出更高的成本。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国际矿产资源领域缺乏话语权。究其原因,和我国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主要矿业国普遍采用的分类体系不兼容,导致我国与外国地质学家对项目的资源量和储量在认知存在一定的分歧有很大关系。

“我国要建设与国际主流矿产储量规则相衔接的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和披露,CRIRSCO体系下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与报告机制值得借鉴学习。”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原总工程师、中国矿评协矿产资源储量评估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李玉喜说,这也顺应了我国当时加快资本市场矿产资源储量评估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推行以地勘单位为责任主体提交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为矿山设计生产服务。地勘单位使用国家资金为国家找矿,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负责人由地勘单位任命,具有有限的独立性。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由各省(区、市)或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委员会审批。2003年开始,为推进矿产资源管理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由审批制逐步改为评审备案制。

2020年,原国土资源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多部门联合发布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正式废止,我国政府部门不再评审备案上市融资的矿产资源储量。

2023年4月,自然资源部在发布的《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中明确,探矿权保留、变更矿种,探矿权和采矿权延续、转让、出让,矿山闭坑,以及上市融资等事由,所需要的矿产资源和矿产储量相关信息,不在行政主管部门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管理范围之内。

“实质上,我国行政主管部门把部分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工作放到了市场。”李玉喜说,考虑到这方面的需求一直很旺盛,该《意见》提出要“持续推进矿产资源储量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矿业行业发展和市场需要”。

“两个体系的差别明显。”李玉喜说。我国由评审机构组织评审专家对报告编制单位编制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等专业报告进行评审,形成评审结论之后进行备案,评审报告的读者主要为矿业行业的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而CRIRSCO的矿产资源储量的评估体系是矿产资源和矿产储量估算和报告体系,重点在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和报告,供投资人、潜在投资人及其顾问使用,不再进行评审和备案。

“中国结合自身实际,吸取CRIRSCO体系成功的经验,对市场负责部分、特别是资本市场矿产资源储量进行评估和披露,是建设我国矿产资源和矿产储量评估机制和制度的有效方法。”李玉喜说。

资本市场矿产资源储量信息的可信性,对投资人、潜在投资人的投资意愿和信心有重大影响,对投资人的经济利益有重大影响。建设并逐步完善相应的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管理机制,对行政主管部门评审事项之外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评估,并提供真实可信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是推动矿业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而CRIRSCO体系的核心是责任体系。其矿产资源和矿产产量报告机制本身就是为了解决矿产资源储量信息的可信性、恢复矿业资本市场对矿业行业投资的信心而形成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保证资本市场所报告的矿产资源和矿产产量信息的可信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我国对接国际矿产资源和矿产储量分类标准和信息披露规则工作的帷幕于2015年拉开,一直在稳步推进。

2015年9月,我国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国家专项启动。2018年9月28日,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正式与国际接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联合发布了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与联合国资源分类框架(UNFC)对接文件。

鞠建华曾在2018年9月的对接文件联合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加强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合作,推动国家之间矿产资源储量标准联通建设,助推全球能源资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有了相关基础和积累的成功经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的制定轻车熟路,中国矿评协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制定并于2020年发布试行。

该规则根据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和CRIRSCO模板制定,是能与NI43-101、JORC、SME等主要矿业国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有效衔接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

试行期间,是中国矿评协与CRIRSCO方面持续沟通协调的过程。经过共同努力,CRIRSCO方面完成对修订后规则的审查。2024年,CRIRSCO全体成员对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予以接受。

成为国际主流矿业资本市场的技术基石

“统一了资本市场矿产资源量和储量的类别和含义,明确了在资本市场报告矿产资源储量的具体要求,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胜任人制度,明确胜任人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评估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规范了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的行为。”鞠建华认为这是规则的亮点。

据介绍,《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正文共20个部分,主要包括规则的制定和维护责任主体,遵守的透明性、实质性、胜任性三原则,适用范围,胜任人的条件及责任,分类及术语定义,资源量和储量估算与类别划分,公开报告的总体要求,报告勘查靶区及勘查结果,报告资源量和储量,技术研究,报告特定的矿产,报告金属当量,许可及法律要求,健康安全环境要求,以及报告编制内容查对清单等,进一步规范了技术报告编写要求。

作为我国矿产资源领域服务境内外资本市场唯一官方认可的报告规则,《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预期将成为国际主流矿业资本市场的技术基石。同时,该规则也将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估算并披露矿产资源储量的基础依据文件,将立足于矿业行业、服务于矿业资本市场和矿业权交易市场的报告规则,重点规范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技术内容和要求,特别是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和报告编制人员的行为。

继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国际对接后,我国又一项重要的规则与国际矿业市场的融合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规则(2025)》的发布实施,是我国矿产资源储量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有望提高上市公司同时在境内外交易所上市融资效率,对于我国风险勘查市场的建立也具有重要作用。鞠建华说,中国矿评协接下来将在陆续开展胜任人遴选、报告规则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境内上市拥有海外矿产资源权益的矿业企业的矿产资源储量信息披露、价值评估等领域加大应用力度,为我国矿业市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